女兒在學校的閱讀計畫裡,選了這本書,索性利用假日,預先再讀了一遍。
看看自己的部落裡,應該是第三次讀這本書了。但真沒想到每次的觸動都如此不同,看來這些老書還是要找些時間重新讀讀了!
還記得讀研究所時,老師要我去讀些「哲學」的書,心裡討懶,就找了本「蘇菲的世界」,那時論文與工作不時煎熬,總在半夜睏極了勉強讀讀,沒想到在寤寐之間,倒不小心進入了虛虛實實的「蘇菲的世界」。
接著順理成章的讀起了「紙牌的秘密」,一個12歲的孩子跟爸爸跨越歐洲,去尋找八年前離家,要去「追尋自我」的媽媽。
路上,好像命中註定的獲得一本小書,記載著一段150年前一個水手的奇異故事;有趣而精彩的情節與預言,沒想到竟然與書中主角合成了同一脈絡。
就像「蘇菲的世界」,分不出說小說中的主角是主角,還是故事中的神秘寄件人才是主角。
我是誰?是哲學問題的一大問!就算跳出牌局,當個小丑,其實還是不清楚自己的角色!
「我既不是紅心、方塊,也不是梅花或黑桃。
我既不是國王,也不是傑克、八點或愛司。
我只不過是混跡在這兒的一個丑角。
至於丑角是怎樣的一個人,連我自己都不清楚。
……我只能袖手旁觀,站在外頭看你們幹活。
可是,就因為這緣故,
我反而比你們更能看到事情得真相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