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

嫉惡如仇

這篇心事,要談的不是文化,而是「嫉惡如仇」。

最近在網路上讀到篇作家梁曉聲說的小故事,旨在說明他對「文化」的看法。經常我們感覺到某些人的「高貴」

卻無從形容那份高貴的由來,梁曉聲的結論說:
『人文』:
  • 一種植根於內心的素養
  • 無須提醒的自覺
  • 承認約束為前提的自由,
  • 為別人著想的善良。

 
有個人,我總向他的家人形容:「他是我內心的良善。」
有次他直接對我說:「xxxxx,那是你的劣根性!」。
想較於上,我其實真的知道那就文化上的劣勢。而我,也盡全力的想要獲得那份「高貴」。

在學校環境久了,總不時要自己考慮,老師的角色,韓愈的: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。對於職業學校的老師,經常疏忽了「傳道」的功能,或有時萌了「嫉惡如仇」的思維,我在想,在相同的標準下,相同的條件中,我會作什麼樣的抉擇或是怎樣的被抉擇。除惡務盡?

是的,我同意!

但醫生治療時,割除的是病源、腫瘤,而不是病人!如果學校裡的「惡」,也不是「學生」,而是那份「劣根性」。那不正是老師的專長?!為惡、為善,是我們對文化、價值觀所做的抉擇,找到了病灶,很好!


在學校,尤其是教育孩子進入社會的環節,該給的就是這份文化上的「高貴」,把你發現的「惡」與你要教育的主體「學生」割離,才是發揮你「嫉惡如仇」的職責。

我相信「改變學習環境」也是教育的一環,但也請給「願意給自己改變機會的學生」一個機會吧!